第一章 外感病證

【主要證候及特征】
外感病證的主要證候有邪在肺衛、濕邪困脾、腸道濕熱、邪在少陽以及肺熱證、膽熱證、胃熱證、腑實證、膀胱熱證等。這些證候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季節性、發病急、病程短,均不外是由于外邪襲表、外邪人里和外邪留戀引起相應臟腑功能失常所致的證候。但不同外感病證因其病邪性質不同,臟腑受損有異,它們的證候特征也各有區別。
【病機述要】
外感病證的病因為六淫病邪,或時行疫毒,從發病來看,中醫強調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外邪作用于人體后是否發病,決定于機體正氣與病邪相互抗爭的結局,邪勝正并引起機體臟腑功能失常則發病,一般外感病邪侵入,大多由表人里,有相應的轉化或傳變過程,但也有旋即轉成里證者。因外感病邪的性質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引起功能失調的臟腑和證候特征就有差異,于是發生不同的外感病證。因此,外感病證的基本病機為外邪侵襲,正邪相爭,臟腑功能失常。如外邪襲表則肺衛不和而病感冒,濕困中焦則脾胃不和而病濕阻,濕熱滯腸則腑氣不和而病痢疾,邪犯少陽則樞機不利而病瘧疾,正邪相爭則常有寒熱表現。
【治療要點】
外感病證是外邪所傷,所以外感病證的治療要點,首先是及時有效地祛除外邪。隨外邪性質和證候特征不同,而分別采用疏風、散寒、清熱、化濕、祛暑、通腑、截瘧等治法,注意祛邪務凈,此所謂“治外感如將”之意。其次要調理失常的臟腑功能。調理臟腑功能不僅有助于促進失調的臟腑功能早日恢復,也有助于祛除外邪。如外邪束肺,輔以宣肺治療,不僅直接調順肺氣,宣肺也有助解表祛邪;又如濕傷脾氣,當健運脾氣,不僅直接恢復失調的脾胃功能,運脾也有助化濕祛邪,此所謂“治臟腑如相”之意。未病防病,既病防變,是外感病證治療的又一重要特點。故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衛生、搞好滅蚊等,對預防和護理時行感冒、痢疾、瘧疾等外感病證都非常重要;既病之后,要密切觀察如體溫等病情的變化,及時作出相應的處理,以免變生他病。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