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sckgk"><strong id="sckgk"></strong></menu>
  • <nav id="sckgk"><nav id="sckgk"></nav></nav>
  • 切換到繁體中文
    您現在的位置: 中醫五絕網 >> 古籍文獻 >> 中醫書籍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正文

    上篇 總論 第三章 食物的性能和飲食作用

    www.prviewchina.com 文章來源:中醫飲食營養學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1-2-4 19:55:01

    食物性能的概念
    食物的性能理論是前人在長期的生活與臨床實踐中對食物的保健和醫療作用的經驗總結。連同對藥物應用的認識,逐漸上升為理論。古代醫家把食物的多種多樣的特性和作用加以概括,建立了食物的性能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中醫食療理論。這一理論是與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中醫基礎理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

    食物的性能,古代簡稱為“食性”、“食氣”、“食味”等,和藥物性能一致,也包括氣(性)味歸經、升浮沉降、補瀉等內容。

     

    食物性能與藥物性能的異同
    食物的“性”

    食物“氣”或“性”與藥性“四氣”或“四性”說相一致。古人按寒、涼、(平)溫、熱基本上把食物分為三大類氣質或性質。歷代中醫食療書籍所載的食性很多,如大熱、熱、大溫、溫、微溫、平、涼、微寒、大寒等,只是表明食物性能方面的差異程度,而無明顯界限。以常見三百多種食物統計數字來看,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更次之。從生活與臨床應用食物經驗看,寒涼性質食物多屬于陰性,具有滋陰、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溫熱性質食物屬于陽性,具有溫經、助陽、活血、通絡、散寒等作用。

    食物的“味”

    食物的“味”,即是指食物的主要味道,仍概括為“五味”,即:酸(澀)、苦、甘(淡)、辛、咸。五味的作用與藥物“味”的作用相一致。為酸收、苦降、甘補、辛散、咸軟等。以常見三百多種食物統計數字來看,甘味(甘味食物具有補益和緩解疼痛、痙攣等作用,如蜂蜜、飴糖、桂圓肉、米面食品等。)食物最多,咸味(咸味食物具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蝦、海蟹、海蜇、龜肉等。)與酸味(酸(澀)味食物具有斂汗、澀精、止瀉、縮小便的作用,如烏梅、山楂、石榴、柿子等。)次之,辛味(辛味食物具有發散、行氣、活血等作用,如姜、蔥、蒜、辣椒、胡椒等。)更次之,苦味(苦味食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降氣等作用,如苦瓜、苦杏仁、橘皮、百合等。)較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文章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精彩推薦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簡介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www.prviewchina.com 版權所有:中醫五絕網 聯系電話:0312—3901862 郵編:072761 支持單位: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

    電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信息產業 冀ICP備11023339號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請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就醫;某些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本站刪除!
    国内男女自拍AV-男男被猛男躁免费视频网站-永久无码国产AV野战-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