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sckgk"><strong id="sckgk"></strong></menu>
  • <nav id="sckgk"><nav id="sckgk"></nav></nav>
  • 切換到繁體中文
    您現在的位置: 中醫五絕網 >> 疾病大全 >> 中醫兒科 >> 正文

    兒童臍風

    www.prviewchina.com 文章來源:網絡資源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0-3 11:12:18
    臍風又稱撮口、噤口,為邪毒由臍部創口侵入而得的新生兒急性惡候。臨床以唇青口撮、牙關緊閉、苦笑面容、陣發性抽搐、角弓反張為特征。多見于出生后4—7日內發病,發病愈早,為邪毒愈甚,危險性也愈大。本病相當于西醫的新生兒破傷風。

    兒童臍風診斷要點

  • 有臍帶處理、消毒不嚴格史,一般多在生后4-7日發病。起病初期患嬰哭鬧,煩躁不安,吮乳困難,漸至牙關緊閉,l-2日內即出現抽搐,呈苦笑面容,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四肢陣發性強直性痙攣,腹壁板硬,痰壅屏息,汗出淋漓及發熱,但有時體溫不升。聲音、光照、觸動等刺激,皆可激發抽搐。
  • 本病應與外感急驚風作鑒別。本病有臍帶處理不潔史,臍部可有紅腫或有膿性分泌物,抽搐頻繁而時間長;外感急驚風,起病多先見高熱后才見抽搐,抽搐次數不多,時間亦不長,一般熱退后抽搐不再發生。
  • 實驗室檢查: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變化很大,中性粒細胞偏高。

    兒童臍風辨證分析

  • 本病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因新生兒斷臍時使用的用品不潔,或斷臍后臍部護理不當,為風冷水濕穢毒之邪所侵而致。邪毒郁結臍部,則臍腫生瘡。若正不勝邪,邪勢蔓延,沿經脈流注五臟,毒人心脾結于口舌,則口噤舌強,唇青撮口,乳不能吮,啼不出聲。毒人肝腎則筋脈拘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張,腹脹臍青。毒入于肺則喘促屏氣,痰涎壅盛。若陽明經熱盛,則身熱汗出;若陽衰氣脫,則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 本病之辨證應首辨輕重;純弘m有牙關緊急,但尚能吞咽奶、水,抽搐不重,持續時間短暫,不發生窒息者為輕癥。若牙關緊急,奶水不能吞咽,抽搐發作頻繁,持續時間較長,有窒息發生者則為重癥。
  • 本病的治療總原則:本病病勢兇險,應及早施治。初期治療以祛風止痙、宣通經絡為主。后期如邪退正傷,痙攣漸止者,則以調氣血、益脾腎為主。

    兒童臍風辨證論治

    風邪犯表
    【證見】 噴嚏多啼,煩躁不安,張口不利,吮乳口松。舌淡紅,苔薄白,指紋紅。

    【治法】 祛風散邪,疏經活絡。

    【方藥】

    1.主方玉真散(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白附子3克,膽南星3克,白芷3克,天麻3克,防風3克,羌活3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服1-2劑。

    2.中成藥

    (1)玉真散,口服,每次0.5克,每日2-3次,熱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2)小兒臍風散,口服,每次1包,每日2次,乳汁化服。

    3.單方驗方蟬蛻解痙湯(李成業等《百病實用秘驗方》)

    處方:蟬蛻6克,僵蠶6克,天麻6克,防風6克,膽南星2克(姜汁炒),白附子2克,甘草3克,艾葉3克。水煎服,每日1劑。

    邪犯肝脾
    【證見】 抽搐頻作,牙關緊急,呈苦笑面容,口撮不乳,時吐白沫,啼聲不出,頸項強直,角弓反張,四肢痙攣,發熱或無熱,痰壅屏息,面目青紫,或見汗出淋漓,指紋青紫。

    【治法】 熄風定搐。

    【方藥】

    1.主方撮風散(王肯堂《證治準繩》)加減

    處方:蜈蚣3克,全蝎3克,鉤藤6克,僵蠶3克,朱砂0.3克(沖),竹瀝5毫升(沖),蟬蛻6克。水煎服,每日1~2劑。

    高熱者,加黃芩6克、黃連3克、生石膏15克(先煎)。便秘者,加生大黃3克(后下)、玄明粉3克(沖)。汗出傷陰者,加沙參10克、麥冬6克、石斛6克。汗出淋漓,四肢不溫者,加人參6克、熟附子3克(久煎)、龍骨15克、牡蠣15克。

    2.中成藥

    (1)小兒抽風散,口服,每次0.3-0.5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2)小兒定風散,口服,每次0.3克,每日4次,溫開水送服。

    (3)牛黃鎮驚散,口服,每次半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3.單方驗方加味止痙散(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白附子、全蝎各2克,蜈蚣、防風、鉤藤各3克,僵蠶5克。水煎服,每日1劑。

    氣陰兩虛
    【證見】 抽搐漸減,口撮漸松,可張口吮乳,四肢柔和,形體消瘦,神疲少動,動則汗出。舌淡紅,苔薄。

    【治法】 養陰益氣,健脾和胃。

    【方藥】

    1.主方人參養榮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黨參10克,黃芪6克,白術6克,茯苓6克,麥冬6克,五味子6克,白芍6克,當歸6克,熟地黃6克,陳皮3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l劑。

    若仍見輕微抽搐者,可加蟬蛻6克、全蝎3克、地龍6克。

    2.中成藥人參養榮丸,口服,每次1/3丸,每日2次,溫開水或姜棗湯送服。

    3.單方驗方益氣養陰湯(賴天松等《臨床方劑手冊》)

    處方:黨參15克,麥冬9克,五味子5克,炙黃芪15克,肉桂2克(焗),炙甘草9克,浮小麥30克,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l劑。小兒藥量酌減。

    兼證治療
    以上各型皆可合并兼證,治療宜在各證的主方中同時加入兼證的治療藥物。

    1.兼瘡毒臍腫成瘡,腐臭潰爛者,局部外治法參照臍瘡外治法。壯熱者,加金銀花6克、連翹6克、蒲公英6克、赤芍6克。

    2.兼咳喘臍風證中出現咳喘,多為并發肺炎,可加麻黃3克、杏仁6克、葶藶子6克。

    3.兼陽脫證見面色qing灰、四肢厥逆、抽搐無力、呼吸微弱者,為元陽衰敗之厥脫證,可加人參6克(另煎)、熟附子3克(久煎)。


    兒童臍風其他療法

    1.外治法
    (1)取枯礬、硼砂各8克,朱砂2克,冰片0.2克,麝香O.2克,混合研為細末。每次取藥末2克,撒布于神闕穴內,蓋以紗布,用膠布固定,每日一換。

    (2)取土鱉蟲2個(去頭足),搗爛,敷于臍部,外蓋以紗布,再用膠布固定,每日一換。

    2.飲食療法
  • 威靈仙酒:威靈仙15克,獨頭大蒜1個,香油(麻油)3克,同搗爛,用熱酒沖服。
  • 穿山甲酒:生穿山甲l片,炙黃研末(炙黑過火即無效),用適量黃酒沖服。

  •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5jw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上一種疾。
  • 下一種疾。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精彩推薦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簡介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www.prviewchina.com 版權所有:中醫五絕網 聯系電話:0312—3901862 郵編:072761 支持單位: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

    電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信息產業 冀ICP備11023339號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請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就醫;某些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本站刪除!
    国内男女自拍AV-男男被猛男躁免费视频网站-永久无码国产AV野战-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