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積水

【概述】
腦積水是指大量腦脊液貯積于顱腔內,導致顱內壓增高的一種疾病。本病多見于6個月到7歲小兒。臨床分阻塞性與交通性腦積水兩大類。病情輕重不一,預后存有差別,若能根治其病因,有可能完全治愈,智力發育也良好。部分患兒病情可自然靜止,不再發展。本病中醫稱“解顱”。
【病因病理】
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若胎元稟賦不足,腎虛骨弱,髓?仗,水液無以氣化,可致顱囪逾期不合,頭顱增大;蛞虼蟛≈,腎陰耗損,水不涵木,肝心之火上炎,蒸灼腦髓,髓熱而使顱為之開解。后天失調,脾運失常,水濕停留,上泛于腦,水積腦髓而頭大顱解。若外感時邪,熱毒壅滯,上攻于腦,腦絡阻塞不通,氣血瘀滯,也可導致本病發生。
【診斷要點】
1.顱囪逾期不合,顱骨縫分離、增寬,頭顱增大,額部寬大而面部較小,眼球向下呈落日狀,頭皮靜脈怒張,可有煩躁,嘔吐,驚厥等癥狀。
2.眼底檢查可見視神經萎縮或乳頭水腫。
3.頭顱攝片可見骨板變薄,顱縫分開,蝶鞍增寬。CT掃描提示腦皮質變薄,腦組織面積減少,腦室增寬擴大。
【辯證分型】
1.邪熱壅滯癥狀:頭顱逐漸增大,顱縫分離,頭皮光亮,青筋暴露,囟門高突,發熱面赤,氣促唇紅,大便干結,小便短赤,甚至出現驚厥,舌質紅,苔黃,脈數。
證候分析:時邪熱毒灼傷腦絡,火熱之氣壅滯于腦,氣血流通不暢,故頭顱漸增大,顱縫開解。里熱熾盛則發熱面赤,便干搜赤,舌紅苔黃等。邪毒內熾,引動肝風,則可驚厥。
2.脾虛水泛癥狀:頭顱增大,顱縫分離,頭皮光亮,叩之破壺音,目珠下垂,睡時露睛,兩眼無神,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納呆少食,大便稀塘,音質淡,苔白,脈細濡。
證候分析:脾虛不能正常運化輸布,水濕內生,凝而上泛于腦,故頭顱增大,顱縫開解等。脾虛氣弱,則睡時露睛,兩眼無神,納果面黃等。脾虛運化失司,則大便稀塘。舌淡苔白,脈細儒,均為脾虛水泛之象。
3.腎氣虧損癥狀:生后囟門逾期不合,顱縫開解,頭顱增大,頸細體瘦,神情呆鈍,面色眈白,煩躁不寧,甚至嘔吐,驚厥,舌質淡,苔白,脈細軟。
證候分析:先天不足,腎精虧損,腦髓不充,故國門逾期不合,頭顱增大。腦髓虛虧,則神識呆鈍。腎虛水不涵木,肝陽上亢則煩躁不寧,肝風內動則出現驚厥,肝木犯上則見嘔吐。
【分型治療】
l.邪熱壅滯治則:清熱解毒,化瘀通絡。
主方:犀地清絡飲加減。
加減:發熱面赤,加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大便秘結,加生大黃6~10克(后下)、生山桅10克;抽搐者,加鉤藤10克(后下)、石決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犀地清絡飲為清熱解毒,涼血化瘀之劑。方中犀角、生地、赤芍、丹皮即組成犀角地黃湯的藥物,起清熱涼血作用,連翹清熱解毒,桃仁活血化瘀,富蒲化痰開竅,竹瀝清化痰熱。犀角可用水牛角替代。
處方舉例:
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0克 連翹10克知母10克 生山桅10克 赤芍10克 丹皮10克 桃仁10克 菖蒲10克 鉤藤10克(后下)
2.脾虛水泛治則:健脾化濕,通陽利水。
主方:附子理中湯、五菩散加減。
加減:面黃形瘦,加黃芪10克、當歸10克;納果食少,加神曲10克、麥芽15克;大便稀溏,加山藥10克、車前草30克;頭皮光亮,加丹參10克、地龍10克。
主方分析:附子理中湯,即理中湯加溫補脾腎的附子組成,有溫陽健脾的功效。五苓散為溫陽利水之劑,方中茯苓、豬苓淡滲利水,澤瀉利水滲濕,白術健脾化濕,桂枝通陽利水。
處方舉例:
熟附子6~10克(先煎)黨參10克 白術10克 茯苓10克 豬菩10克 澤瀉10克 丹參10克 干姜3克 桂枝10克 甘草6克
3.腎氣虧損治則:補腎益髓,溫補元陽。
主方:補腎地黃九加減。
加減:氣血虛弱,加黃芪10克、當歸10克;頭大頸軟,加杜仲10克、續斷10克;四肢抽搐,加天麻10克、鉤藤10克(后下)、白芍10克;面(白光)神呆,加靈芝10克、菖蒲10克、紫河車粉3克(吞服)。
主方分析:補腎地黃丸為六味地黃丸加鹿茸、牛膝而成。方中六味地黃丸補益腎氣、健脾固精,鹿茸補腎益精,牛膝強壯筋骨。
處方舉例:
熟地10克 山萸肉10克 女貞子10克 杜仲10克 山藥10克 丹皮10克 澤瀉10克 茯苓10克 鹿角10克(先煎)牛膝10克
【中成藥】
1.濟生腎氣九 每日2次,每次3~6克吞服。
用于腎氣虧損。
2.補中益氣兒 每日2次,每次3~6克吞服。
用于脾虛水泛。
3.牛黃上清丸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邪熱壅滯。
【簡便方】
1.僵蠶、蟬蛻、瓜萎仁各15克,姜黃、生大黃、杏仁、厚樸、??本各6克,水煎服。用于脾虛水泛。
2.茯苓、豬苓、澤瀉、白術各10克,桃仁、紅花各6克,肉桂3克,代赭石15克,水煎服。用于腎氣虧損。
【其它療法】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治療。
外治法 柏子仁120克,天南星、防風、白芷、羌活各30克,共研細末。每次60克,用豬膽汁調勻,攤于紗布上,敷顱開之處,用紗布包扎,干后潤以淡醋,3日換1次藥。用于各型腦積水。
【注意事項】
1.做好產前檢查,預防難產,分娩時避免產傷,防止顱內出血及新生兒窒息。提倡優生優育。
2. 加強對嬰兒護理,注意寒溫調攝,防止各種感染。
3.對患兒加強觀察,注意囪門的變化。每日測量頭圍,了解病情的發展。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