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脹
肺脹是多種慢性肺系疾患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導致肺氣脹滿,不能斂降的一種病證。臨床表現為胸部膨滿,脹悶如塞,喘咳上氣,痰多,煩躁,心慌等。其病程纏綿,時輕時重,日久則見面目晦暗,唇甲紫紺,脘腹脹滿,肢體浮腫,甚或喘脫等危重證候?梢娪谖麽t的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等。
肺脹的診斷要點
肺脹的辨證分析
本病的發生,多因肺系久病而肺虛,痰濁潴留,再因反復感邪,而使病情進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后期及心。病理性質多由氣虛、氣陰兩虛發展為陽虛,在病程中且可形成痰、飲、瘀等病理產物。標本虛實常相兼夾,或互為影響,最后因邪盛正虛,而導致氣不攝血,痰蒙神竅,或喘脫等嚴重證候。
辨證總屬標實本虛,但有偏實、偏虛之不同。一般感邪時偏于邪實,平時偏于本虛。偏實者需分清風寒、風熱、痰濁(水飲)、痰熱;偏虛者當區別氣(陽)虛、陰虛的性質,肺、腎、心病變的主次。治療當根據感邪時偏于邪實,平時偏于正虛的不同,有側重地分別選用扶正與祛邪的不同治法。
肺脹的辨證論治
痰濁壅肺型
【證見】 咳嗽痰多,色白粘膩,短氣喘息,怕風易汗,脘痞納少,倦怠乏力。舌質淡苔濁膩,脈小滑。
【治法】 化痰降氣,健脾益肺。
【方藥】
1.主方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合六君子湯(虞摶《醫學正傳》)加減
處方:蘇子15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北杏仁12克,紫菀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痰從寒化為飲,見表寒里飲證者,加麻黃10克,桂枝lO克,細辛3克,干姜9克。
2.中成藥
(1)三蛇膽半夏末,每次l~2瓶,每日2次。
(2)三蛇膽陳皮末,每次1—2瓶,每日3次。
(3)猴棗散,每次1瓶,每日2次。
3.單方驗方益肺養心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黨參15克,麥冬12克,五味子5克,石菖蒲5克,麻黃5克,杏仁12克,炙甘草5克,瓜蔞皮15克,薤白15克,枳殼10克,厚樸10克,法半夏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服2劑。
痰熱郁肺型
【證見】 咳逆喘息氣粗,煩躁,胸滿,痰黃稠難咯,或身熱微惡寒,口渴,便干尿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藥】
1.主方桑白皮湯(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桑白皮18克,瓜蔞仁12克,黃芩12克,梔子10克,石膏30克,金銀花15克,葶藶子15克,川貝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復方蛇膽川貝末,每次1~2瓶,每日3次。
3.單方驗方清肺化痰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魚腥草30克,青天葵12克,葦莖20克,浙貝母、葶藶子、瓜蔞仁各12克,黃芩1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肺腎氣虛型
【證見】 呼吸淺短難續,聲低氣怯,甚則張口抬肩,倚息不能平臥,咳嗽痰白如沫,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紫黯,脈沉細數無力,或有結代。
【治法】 補肺納腎,降氣平喘。
【方藥】
1.主方:金匱腎氣丸(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熟地黃15克,山茱萸12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牡丹皮6克,澤瀉12克,熟附子10克,肉桂5克,黃芪15克,黨參12克,法半夏12克,沉香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固腎定喘丸,每次2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平喘固本湯(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驗方)
處方:黨參15克,五味子6克,冬蟲夏草6克,胡桃肉12克,靈磁石18克,坎臍、蘇子各15克,款冬花12克,法半夏12克,橘紅6克。水煎服。
(2)杏桃散(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
處方:杏仁、胡桃肉各60克,共研為細末。每次用藥末3克,每日3次,蜂蜜少許調服。
陽虛水泛型
【證見】 咳喘心悸,不能平臥,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舌質淡胖,脈沉細。
【治法】 溫腎健脾,化飲利水。
【方藥】
1.主方真武湯(張仲景《傷寒論》)合五苓散(《傷寒論》)加減
處方:熟附子15克,白術12克,白芍12克,茯苓18克,豬苓15克,肉桂5克,生姜10克,澤瀉15克。水煎服。
2.中成藥金匱腎氣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紫河車粉(方藥中等《實用中醫內科學》)
處方:紫河車1具,焙干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
痰蒙神明型
【證見】 神昏譫語,煩躁,撮空埋線,或肢體抽動,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膩或黃膩,舌質暗紅或淡紫,脈細滑數。
【治法】 滌痰開竅、熄風。孕婦
【方藥】
1.主方滌痰湯(嚴用和《濟生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5克,茯苓12克,橘紅6克,膽南星12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郁金12克,石菖蒲9克,川貝母9克,甘草6克。水煎服。
痰熱內盛者,加葶藶子15克、天竺黃10克、瓜蔞仁12克。抽搐者,加鉤藤18克、羚羊角粉5克。血瘀明顯者,加桃仁12克、紅花10克、丹參20克。出血者,加水牛角30克、紫珠草30克。水煎服。
2.單方驗方菖蒲澤瀉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石菖蒲15克(后下),澤瀉12克,茯苓12克,甘菊6克,蟬蛻6克,陳皮6克,膽南星3克,白芍9克,石決明3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服2劑。
肺脹的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1)痰多不易咯出者,針刺足三里、豐隆、天突。喘咳甚者針刺肺俞、定喘、天突、膻中。
(2)平時宜常艾灸大椎、肺俞、腎俞、命門、足三里、三陰交等穴。
2.飲食療法
(1)蛤蚧瘦肉湯:蛤蚧半對,豬瘦肉100克,共煲湯服用,每周2次。
(2)黨參北杏豬肺湯:黨參30克,北杏仁12克,豬肺250克,共煲湯,調味服食。
(3)冬蟲草燉胎盤:冬蟲草12克,鮮胎盤(人、豬、牛均可)半個至1個,隔水燉熟,調味服食。
3.預防調護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