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咳嗽是指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一般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稱為外感咳嗽;因臟腑功能失調,波及于肺以致的咳嗽,稱之內傷咳嗽。本證常見于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疾病。
咳嗽的診斷要點 |
|
咳嗽的辨證分析 |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為風寒、風熱、風燥侵襲肺系所致。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如肝火犯肺、脾失健運而痰濁內生犯肺等,即所謂“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之說。故咳嗽在臨床上首先應當辨別外感與內傷咳嗽。一般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較急,病程短,初起常伴有寒熱、頭痛等表證;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反復發作,病程長,可伴見它臟形證,多屬邪實正虛。 臨證還需注意辨別痰液的色、質、量、味?榷偬,多屬燥熱、氣火、陰虛;痰多的常屬濕痰、痰熱、虛寒;痰白而稀者屬風、屬寒;痰黃而稠者屬熱;痰白而質粘者屬陰虛、燥熱;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樣者屬虛寒;咯吐血痰者多為肺熱或陰虛;有熱腥味或腥臭氣者為痰熱;味甜者屬痰濕;味咸者則屬腎虛。 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因勢利導,忌用斂澀之品,以免留邪;內傷咳嗽治宜祛邪止咳,扶正補虛,標本兼顧,應防宣散太過而傷正。 |
咳嗽的辨證論治 |
I.外感咳嗽 風寒襲肺型 【證見】 咳嗽聲重,喉癢,痰稀色白,可伴有風寒表證。 【治法】 疏風散邪,宣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杏蘇散(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北杏仁12克,蘇葉10克,法半夏10克,陳皮6克,生姜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荊芥10克,紫菀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2.中成藥 (1)蛇膽陳皮末,每次1瓶,每日3次。 (2)通宣理肺丸(片),大蜜丸每次2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鵝桔湯:鵝不食草30克,東風桔2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開闔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麻黃6克,橘紅6克,桔殼6克,杏仁10克,前胡6克,薏苡仁10克,桔梗10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罌粟殼4克,子宛10克,款冬花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2劑。 風熱犯肺型 【證見】 咳嗽不爽,痰稠色黃,口干,可伴有風熱表證。 【治法】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桑菊飲(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桑葉15克,菊花12克,連翹12克,薄荷6克(后下),北杏仁12克,蘆根20克,前胡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蛇膽川貝末,每次1瓶,每日3次。 (2)止咳川貝枇杷露,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3)蛇膽川貝液,每次1瓶,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桑鈴湯(陳錦榮等《嶺南百病驗秘方精選》) 處方:桑白皮15克,馬兜鈴6克,杏仁6克,川貝母6克,紫菀9克,陳皮9克,知母6克,枇杷葉6克,蘇子6克,黃芩9克。水煎服,每日1劑。 (2)蟬衣安嗽湯(唐福安驗方) 處方:蟬蛻6克,炙枇杷葉15克,桔梗10克,前胡9克,川貝母9克,紫菀9克,牛蒡子9克,車前子12克,甘草6克,黛蛤散24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2劑。 (3)黃芩清肺湯(漆浩《良方大全》) 處方:黃芩10克,魚腥草30克,敗醬草20克,川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風燥傷肺型 【證見】 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初起可見微寒身熱等證。舌苔薄黃而干,脈浮細數。 【治法】 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方藥】 1.主方桑杏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桑葉12克,沙參15克,杏仁12克,浙貝母10克,梔子9克,淡豆豉6克,梨皮18克,麥冬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羅漢果止咳沖劑,每次1克,每日2次。 (2)川貝清肺糖漿,每次15~30毫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燥咳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枇杷葉15克,瓜蔞皮10克,天花粉12克,龍刪葉15克,麥冬12克,人參葉10克,桔梗9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Ⅱ.內傷咳嗽 肝火犯肺型 【證見】 氣逆咳嗽,面紅喉干,咳時引脅作痛,口干苦。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 【治法】 平肝清肺,順氣降火。 【方藥】 1.主方加減桑白散(李杲《醫學發明》)合黛蛤散(祝輔齋《衛生鴻寶》)加減 處方:桑白皮15克,知母lO克,地骨皮12克,梔子10克,桔梗12克,青皮10克,陳皮6克,青黛3克(沖),蛤殼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參照風熱犯肺型中成藥。 痰濕犯肺型 【證見】 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悶,納呆,神疲乏力,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 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方藥】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 處方: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陳皮6克,黨參15克,蒼術10克,杏仁10克,蘇子12克,萊菔子12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慢支紫紅丸,每次3克,每日3次。 (2)復方紫花杜鵑片,每次6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固本丸(《岳美中醫話集》) 組成:黃芪,白術,防風,云苓,陳皮,半夏,補骨脂,紫河車,炙甘草(原方無寫份量)。 (2)半夏止咳湯加減(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紫蘇子10克,桑白皮15克,杏仁12克,川貝母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痰熱郁肺型 【證見】 咳嗽氣促息粗,痰多色黃粘稠,面赤,口干而粘。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 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桑白皮湯(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桑白皮15克,梔子12克,黃芩12克,知母10克,浙貝母12克,北杏仁10克,瓜蔞仁12克,海蛤殼20克,魚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痰熱傷津者,酌加天花粉15克,麥冬12克。 2.中成藥復方蛇膽川貝末,每次1—2瓶,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止咳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桑葉10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枇杷葉10克,款冬花10克,金銀花10克,黃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2)麻杏射膽湯加減(黃漱六驗方) 處方:麻黃5克,杏仁10克,射干9克,膽南星9克,蘇子9克,蟬蛻5克,僵蠶5克,枳實10克,魚腥草20克,桔梗6克,黃芩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肺陰虧耗型 【證見】 干咳,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 養陰潤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沙參麥冬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沙參18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川貝母10克,天花粉15克,南杏仁10克,百合15克,扁豆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潮熱盜汗者,可選加鱉甲20克,秦艽12克,地骨皮15克,銀柴胡12克?妊,選加三七粉6克(沖服),仙鶴草20克,藕節30克。 2.中成藥百花定喘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陰虛咳嗽方(陳錦榮等《嶺南百病驗秘方精選》) 處方:熟地黃、茯苓、山藥各15克,牡丹皮、五味子、麥冬各10克,北杏仁12克,女貞子20克。水煎服。 |
咳嗽的其他療法 |
1.針灸療法 3.飲食療法 |
-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疾病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腎結石][組圖]不同成分腎結石的各種特點 09-16 [頸椎病][圖文]頸椎病患者自我頸部牽引時… 09-14 [遺精]益腎固精丸治遺精 08-28 [艾滋病]6類人群必須進行艾滋病檢測 08-15 [高血壓]高血壓導致動脈硬化后的癥狀 08-15 [遺精]正常男性遺精周期是多久? 08-08 [關節炎]膝關節炎的運動療法 08-07 [腎結石][圖文]腎結石不同成分的解說 07-21 [自閉癥]高功能自閉癥 07-21 [自閉癥]小兒自閉癥形成原因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