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sckgk"><strong id="sckgk"></strong></menu>
  • <nav id="sckgk"><nav id="sckgk"></nav></nav>
  • 切換到繁體中文
    您現在的位置: 中醫五絕網 >> 疾病大全 >> 中醫內科 >> 正文

    咳嗽

    www.prviewchina.com 文章來源:來自互聯網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5-10-3 15:41:26

    咳嗽是指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而言,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一般由于感受外邪引起的咳嗽,稱為外感咳嗽;因臟腑功能失調,波及于肺以致的咳嗽,稱之內傷咳嗽。本證常見于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等疾病。

    咳嗽的診斷要點
  • 臨床以咳嗽為主要癥狀。
  • 可伴有胸悶、氣促,少數患者可見少量咳血。外感咳嗽者,可有惡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表現。
  • X線胸部檢查多無異常,有些可見雙肺紋理增粗。
  • 需排除肺脹、肺癆、肺癰等病所致的咳嗽。
  • 咳嗽的辨證分析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為風寒、風熱、風燥侵襲肺系所致。內傷咳嗽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干肺,如肝火犯肺、脾失健運而痰濁內生犯肺等,即所謂“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之說。故咳嗽在臨床上首先應當辨別外感與內傷咳嗽。一般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較急,病程短,初起常伴有寒熱、頭痛等表證;內傷咳嗽多為久病,反復發作,病程長,可伴見它臟形證,多屬邪實正虛。

    臨證還需注意辨別痰液的色、質、量、味?榷偬,多屬燥熱、氣火、陰虛;痰多的常屬濕痰、痰熱、虛寒;痰白而稀者屬風、屬寒;痰黃而稠者屬熱;痰白而質粘者屬陰虛、燥熱;痰白清稀透明呈泡沫樣者屬虛寒;咯吐血痰者多為肺熱或陰虛;有熱腥味或腥臭氣者為痰熱;味甜者屬痰濕;味咸者則屬腎虛。

    外感咳嗽治以祛邪利肺,因勢利導,忌用斂澀之品,以免留邪;內傷咳嗽治宜祛邪止咳,扶正補虛,標本兼顧,應防宣散太過而傷正。
    咳嗽的辨證論治
    I.外感咳嗽

    風寒襲肺型
    【證見】 咳嗽聲重,喉癢,痰稀色白,可伴有風寒表證。

    【治法】 疏風散邪,宣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杏蘇散(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北杏仁12克,蘇葉10克,法半夏10克,陳皮6克,生姜6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荊芥10克,紫菀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2.中成藥

    (1)蛇膽陳皮末,每次1瓶,每日3次。

    (2)通宣理肺丸(片),大蜜丸每次2丸,每日2次。

    3.單方驗方

    (1)鵝桔湯:鵝不食草30克,東風桔25克。水煎服,每日1劑。

    (2)開闔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麻黃6克,橘紅6克,桔殼6克,杏仁10克,前胡6克,薏苡仁10克,桔梗10克,法夏10克,茯苓10克,罌粟殼4克,子宛10克,款冬花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2劑。

    風熱犯肺型
    【證見】 咳嗽不爽,痰稠色黃,口干,可伴有風熱表證。

    【治法】 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桑菊飲(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桑葉15克,菊花12克,連翹12克,薄荷6克(后下),北杏仁12克,蘆根20克,前胡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蛇膽川貝末,每次1瓶,每日3次。

    (2)止咳川貝枇杷露,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

    (3)蛇膽川貝液,每次1瓶,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桑鈴湯(陳錦榮等《嶺南百病驗秘方精選》)

    處方:桑白皮15克,馬兜鈴6克,杏仁6克,川貝母6克,紫菀9克,陳皮9克,知母6克,枇杷葉6克,蘇子6克,黃芩9克。水煎服,每日1劑。

    (2)蟬衣安嗽湯(唐福安驗方)

    處方:蟬蛻6克,炙枇杷葉15克,桔梗10克,前胡9克,川貝母9克,紫菀9克,牛蒡子9克,車前子12克,甘草6克,黛蛤散24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2劑。

    (3)黃芩清肺湯(漆浩《良方大全》)

    處方:黃芩10克,魚腥草30克,敗醬草20克,川貝母9克,杏仁9克,桑白皮15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劑。

    風燥傷肺型
    【證見】 干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帶血,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初起可見微寒身熱等證。舌苔薄黃而干,脈浮細數。

    【治法】 疏風清肺,潤燥止咳。

    【方藥】

    1.主方桑杏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桑葉12克,沙參15克,杏仁12克,浙貝母10克,梔子9克,淡豆豉6克,梨皮18克,麥冬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羅漢果止咳沖劑,每次1克,每日2次。

    (2)川貝清肺糖漿,每次15~30毫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燥咳湯(劉國普驗方)

    處方:枇杷葉15克,瓜蔞皮10克,天花粉12克,龍刪葉15克,麥冬12克,人參葉10克,桔梗9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Ⅱ.內傷咳嗽

    肝火犯肺型
    【證見】 氣逆咳嗽,面紅喉干,咳時引脅作痛,口干苦。舌苔薄黃少津,脈弦數。

    【治法】 平肝清肺,順氣降火。

    【方藥】

    1.主方加減桑白散(李杲《醫學發明》)合黛蛤散(祝輔齋《衛生鴻寶》)加減

    處方:桑白皮15克,知母lO克,地骨皮12克,梔子10克,桔梗12克,青皮10克,陳皮6克,青黛3克(沖),蛤殼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參照風熱犯肺型中成藥。

    痰濕犯肺型
    【證見】 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悶,納呆,神疲乏力,便溏。舌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 健脾燥濕,化痰止咳。

    【方藥】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

    處方:法半夏12克,茯苓15克,陳皮6克,黨參15克,蒼術10克,杏仁10克,蘇子12克,萊菔子12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慢支紫紅丸,每次3克,每日3次。

    (2)復方紫花杜鵑片,每次6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固本丸(《岳美中醫話集》)

    組成:黃芪,白術,防風,云苓,陳皮,半夏,補骨脂,紫河車,炙甘草(原方無寫份量)。

    (2)半夏止咳湯加減(賴天松《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紫蘇子10克,桑白皮15克,杏仁12克,川貝母1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痰熱郁肺型
    【證見】 咳嗽氣促息粗,痰多色黃粘稠,面赤,口干而粘。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 清熱化痰,宣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桑白皮湯(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桑白皮15克,梔子12克,黃芩12克,知母10克,浙貝母12克,北杏仁10克,瓜蔞仁12克,海蛤殼20克,魚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痰熱傷津者,酌加天花粉15克,麥冬12克。

    2.中成藥復方蛇膽川貝末,每次1—2瓶,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止咳湯(賴天松等《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桑葉10克,杏仁12克,前胡10克,枇杷葉10克,款冬花10克,金銀花10克,黃芩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2)麻杏射膽湯加減(黃漱六驗方)

    處方:麻黃5克,杏仁10克,射干9克,膽南星9克,蘇子9克,蟬蛻5克,僵蠶5克,枳實10克,魚腥草20克,桔梗6克,黃芩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肺陰虧耗型
    【證見】 干咳,或痰中帶血,口干咽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 養陰潤肺止咳。

    【方藥】

    1.主方沙參麥冬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沙參18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川貝母10克,天花粉15克,南杏仁10克,百合15克,扁豆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若潮熱盜汗者,可選加鱉甲20克,秦艽12克,地骨皮15克,銀柴胡12克?妊,選加三七粉6克(沖服),仙鶴草20克,藕節30克。

    2.中成藥百花定喘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陰虛咳嗽方(陳錦榮等《嶺南百病驗秘方精選》)

    處方:熟地黃、茯苓、山藥各15克,牡丹皮、五味子、麥冬各10克,北杏仁12克,女貞子20克。水煎服。
    咳嗽的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1)針灸:①外感咳嗽:選穴:肺俞,列缺,合谷。方法:毫針淺刺用瀉法,風熱可強刺,風寒留針或加灸。②內傷咳嗽:選穴:肺俞,大淵,章門;肝火犯肺者選肺俞,尺澤,陽陵泉,太沖。方法:毫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或加灸。肝火犯肺者不加灸。

    (2)耳針:選穴:支氣管,肺,神門,枕,脾,腎。方法:隔日1次,留針1小時,10次為1個療程,適用于內傷咳嗽。

    2. 五絕指針療法(周身多經脈調理加局部選穴刺激治療)

    3.飲食療法
    (1)姜汁蜂蜜飲:生姜30~50克,蜂蜜適量,將生姜搗爛取汁1份,再加蜂蜜4份,混勻于碗中,再置鍋內隔水蒸熱約10分鐘,早晚2次分服,連用2日。適用于風寒及虛寒咳嗽,新咳久咳均可。

    (2)款冬花冰糖茶:款冬花9克,晶糖(冰糖)9克,開水沖泡。時時服之。適用于支氣管炎及外感所致咳嗽。

    (3)魚腥草煲豬肺:魚腥草30克,豬肺100克,將豬肺洗凈切塊,加適量清水煲湯,鹽調味,飲湯吃豬肺。適用于風熱及痰熱咳嗽。

    (4)羅漢果煲豬肺:羅漢果半個,豬肺150克,將豬肺洗凈切塊,加適量清水煎湯服用。適用于肺燥及陰虛咳嗽。

    (5)粟子瘦肉湯:粟子250克,豬瘦肉150克,加適量清水共煲湯,鹽調味服食。適用脾虛痰濕咳嗽。

    4.預防調護
    (1)平時要注意氣候變化,避免受涼。內傷咳嗽尤應加強防寒保暖,防止外感。

    (2)飲食不宜過于肥甘厚味。內傷咳嗽者,平時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油炸之品。


    疾病錄入:管理員    責任編輯:管理員 
    發表評論】【加入收藏】【告訴好友】【打印此文】【關閉窗口
  • 上一種疾。
  • 下一種疾。
  • 相關文章
    沒有相關疾病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精彩推薦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網站簡介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www.prviewchina.com 版權所有:中醫五絕網 聯系電話:0312—3901862 郵編:072761 支持單位:涿州市五絕指針療法研究所

    電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信息產業 冀ICP備11023339號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請選擇正規醫療機構就醫;某些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共享資源,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通知本站刪除!
    国内男女自拍AV-男男被猛男躁免费视频网站-永久无码国产AV野战-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