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絕指針技術是在中醫指針療法基礎上的傳承創新和發展,以中醫整體觀、辯證觀的哲學思想為依據,以陰陽五行學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理論為指導,融合武術中的點打技藝,并參合現代理療技術原理,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技術體系。
五絕指針技術以輕盈的指法在人體體表經絡穴位上進行點穴治療,其指法包括點打、點壓、點揉、點擦、點指五種基本指法,又可相互交叉變換為點壓擦、點壓振、點揉擦、點揉壓等復合指法。五種基本指法分別入屬五行、五臟、五體,與人體各部有著密切的聯系;如點振指法入屬五行木、五臟肝、五體筋;點擦指法入屬五行火、五臟心、五體血脈;點揉指法入屬五行土、五臟脾、五體肉;點打指法入屬五行金、五臟肺、五體皮毛;點壓指法入屬五行水、五臟腎、五體骨。五絕指針技術的五種指法,以不同的指力刺激摩擦人體體表不同的經絡穴位,產生各種不同的變化反應,治療不同的病癥。點打指法以發熱祛寒,點壓指法以鎮熱,點揉以調陰陽氣血,點擦可疏通經絡、筋脈,點振指法以促進血液循環。 五絕指針技術手型獨特,分輕重兩種手型:一是中指繃直,拇指外展,其它三指內屈的輕手型;二是中指繃直,其它四指將中指盤壓,形成五指歸一的重手型;以中指指肚為力點,將周身之力凝于肩、臂、肘、腕,集中于中指指端,以腕帶指,觸及和彈動所需穴位部位。究其選用中指之理,一是運用靈活,可深入淺出;二是中指反應靈敏,可觸及體內外軟硬虛實變化。臨床操作中,可根據病癥具體情況的不同,分別取用不同的指法指力,一般點打,腕力所傾;點壓之力,取之于肘;振顫至極則臂力下壓;揉擦之力,取之前臂之壓,腕之圓滑。五絕指針技術,無任何神秘色彩,完全通過熟練的指法、適當的指力對經絡穴位進行深、淺、快、慢等程度不同的刺激疏通而產生治療效果。奇妙之處在于治療后即可生效,凡經點過之處,似有一種電流通過,既輕松又舒適,治療后寒者可覺熱發,而熱者則生涼意,悶者會覺痛快,沉者可顯輕飄;疼立止,暈即清,甚者痿者立可行,聾者即可聽,蒙者眼復明,周身氣血通。五絕指針周身多經脈調理,手法輕盈快速,僅用5-7分鐘時間,則可調理人體近200個穴位部位,不必受時間、氣候、體位及空間地域的限制,隨時可用,隨處可施。 五絕指針療法屬于非介入性的手法治療方法,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無需借助器具輔助,隨時可用,隨處可施;五絕指針療法隔衣點穴,方便文明,且適應病癥廣泛,適合各類人群;五絕指針療法手法輕盈,適合現代人的皮膚組織耐受能力,并且五絕指針療法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具備中醫文化的獨特屬性,體現了中醫技術的特色,有著深遠的文化意義和推廣價值。 2003年11月,“五絕指針療法治療結石癥”課題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委員會認為:該療法是以祖國醫學經絡、腧穴理論為基礎,結合多年的"武術點穴"和"指針療法"等經驗,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治療結石等癥的新方法,具有較高的學術意義和臨床價值。"五絕指針療法"能夠調理陰陽,調和氣血,促進臟腑功能,從而達到"活血化淤"、"行氣止痛"、"散結排石"等功效?萍既請、河北電視臺、涿州電視臺對其進行相關報道;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及河北技術市場將其載入科技成果數據庫。
2011年5月,五絕指針療法編入全國“治未病”干預技術產品及成果推廣目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老年保健專業委員會評定為全國“治未病”優秀科技成果,并確定為“治未病”指定推廣技術。
2015年7月,五絕指針療法確定為“2015百項健康服務成果發布會”指定發布項目,獲“中關村華促會現代服務產業促進會、全國醫藥技術市場協會醫藥成果展覽專業委員會”頒發的指定項目證書。
2017年7月,中醫五絕指針技術入圍央視CCTV國家品牌計劃特別關注行動。
2019年5月,中醫五絕指針療法列入涿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