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肛腸疾病的發生多因臟腑氣血虛衰,加之風、濕、燥、熱等致病因素的作用和七情內傷、勞倦過度、飲食不節等因素的影響,以致氣血瘀滯、經絡不通、瘀血濁氣下注肛門而成。
•避免過度疲勞,避免久坐、久站、久行或負重過度,避免用力排便或下蹲過久,培養合理科學的飲食習慣,防止風濕燥熱之邪侵襲,養護元氣,!按楣鹊馈,可有效預防肛腸疾病的發生。
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肛腸疾病是消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中醫認為,肛腸疾病的發生與久坐、久站、久行、負重過度、飲食不節、便秘、腹瀉、婦女妊娠、房事過度、久病體虛、感受濕熱風燥之邪及遺傳因素等密切相關。
隨著醫學模式由“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不斷轉變,再次驗證了中醫“整體觀”“天人相應”理論的科學性。因此,從中醫“治未病”理念出發,研究針對肛腸疾病的中醫特色防治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茲就肛腸疾病中醫“治未病”特色方法進行總結,以期對臨床中肛腸疾病的防治有所裨益。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據調查,從事久站工作的理發員、售貨員,久坐工作的干部、司機,以及長期負重的搬運工患痔瘡者最多。正如《外科正宗》所載:“夫痔者,因久坐而血脈不行……以及擔輕負重,竭力遠行,氣血縱橫,經絡交錯……以致濁氣瘀血流注肛門,俱能發痔。此患不論老幼男婦皆然!本c血液瘀積于下,氣血不暢有關。
《竇氏外科全書》中說:“久忍大便,遂致陰陽不合,關格壅塞,風熱下沖,乃生五痔!绷晳T性便秘或喜歡在如廁時看書讀報的人,因用力排便或下蹲過久,也容易使直腸肛門產生瘀血而導致痔瘡。
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應當避免過度疲勞,避免久坐、久站、久行或負重過度,避免用力排便或下蹲過久,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養成正確的排便習慣,并保持肛門部清潔衛生,才能有效預防肛腸疾病的發生。
- 網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
- 綠色通道
- 精彩推薦
- 最新推薦
[中醫藥粥]治療閉經的中醫藥粥 08-08 [中醫外治]心絞痛的外治法 07-30 [治未病]肛腸病治未病特色療法 07-18 [中醫外治]中藥外用防痱子 07-17 [中醫外治]小兒脾氣虛泄瀉外治法 07-14 [中醫外治]脾陽虛泄瀉中醫外治法 07-14 [冬病夏治][圖文]2015冬病夏治三伏貼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的內涵與優勢 07-03 [冬病夏治]冬病夏治與中藥穴位貼敷 07-03 [中醫外治]荔枝草外敷治癤癰 07-01